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唇亡齿寒
营商环境一词,2002年在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对各国中小企业的项目调查中首次被提出。
通过调査,并对收集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最终发布了《营商环境报告》供学术界、研究人员以及关注各国商业环境的人士参考。在国际金融公司关于营商环境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自2004年以来的所有报告和数据,可以看出,其每年都有增加相应的改进内容和修改政策。
通过对这些数据报告的研读与分析,我们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百度搜索营商环境,其定义为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不过,近年来,营商环境有了新含义。其不仅仅指企业在进入、经营、退出等过程中的外因,也包含企业在开设、经营、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即企业内因。
我们说,内因是根本,外因是共性,两者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就国家经济而言,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为解决企的外因,也就是解决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
而企业自身积极应对当下的营商环境,是尽可能去解决企业内因,这也将有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2019年10月23日国务院总务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共有7章72条,从完善体制机制层面作了相应规定,并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条例》即将施行1年,当今营商环境得到了不少改善,但仍存不足。
首先,在法治方面;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等一系列支持和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
并且,根据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近日发布的《全国地级市营商环境热力指数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261个地级市政府官网公布的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文件有3600多份。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城市关于营商环境政策的改革支持文件就有近14份。这些法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规范市场秩序、净化营商环境,但是在完善企业营商环境方面,并没有更为具体的法规和政策,也没有关于风险防范及防止恶性竞争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在政务方面;不少企业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项目要素都依靠政府的供给与支撑,不少业务办理都至少涉及两个以上政府部门。
这些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前一个部门先验收或审核,后面的程序才能走。更令人头疼的是,如果前一个需求所面临的难题本身就有政策障碍,后面的程序更是根本无法推进,以至于形成“顽疾固病”。
不仅如此,现实中企业为获取这些要素往往需要付出一些额外成本,部分涉企收费细则不明晰,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享受扶持政策。
最后,在国内外环境方面;
过去两年,我国营商环境中的政府服务、信用建设、政策法规等方面发展较快,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当前,全球经济都有下滑趋势,我国也不例外。经济形势紧张,许多小微企业已经倒闭,在这种国际形势下,良好的营商环境会有利于企业发展,改善企业现状。
严格意义上来说,政府与企业是没有办法割裂开来的,企业发展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政府政策需要企业去遵守。
因此,政府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不仅重要,而且相当值得期待。
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做好自我整治,才能够进行社会整治。我国政府职能类型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充分发挥自身的行政力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政府可以依照法律进一步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围绕社会发展,推广二维码扫描型的审批制度与服务,从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还可以将更多的审批事务放在互联网上,使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在网上进行业务办理。
这样,既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服务,还能推行监督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激发企业与政府合作的积极性,使企业更加相信政府,依靠政府。
另外,在执法过程中,执法部门无论是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目的,还是以调整市场主体为目的,行政方式都应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
政府为了保障市场主体的权益,应逐步进行引导,打破市场垄断行为,进一步放开电信、金融等行业的准入限制,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同时,通过设定调解、仲裁、诉讼等不同渠道,解决纠纷、化解矛盾。通过建立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等,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上表明要保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也是占比最大的一份子——企业,更是需要积极发掘创新因素,帮助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氛围提升。
首先,要鼓励创新创业,实施目标管理;
经济的活力依托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发掘创新路径,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一旦有了新活力,必将对优化营商环境起到有效支撑的作用。
我们也希望,各类协会、智库等非政府组织能够积极搭建优化营商环境的沟通平台,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
不仅如此,还应实施目标管理。不论是哪一类市场主体,应时应势调整战略、坚持目标导向都是应对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优化发展环境的根本之策。
其次,在信用建设方面,结合当前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现状,不断完善信用机制;
企业在提高信用质量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工商、审计及新闻媒体为一体的监督制度,从而提高信用度。在建设信用体系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另外,要及时出台有关信用机制的政策,加大信用市场的调整力度,引导公众树立守信氛围。信用度更高了,企业的业务也会随之增多,这样不但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还能推进市场的改革。
最后,在企业的融资服务方面,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包括民营机构;
企业应该在政府政策的指导和监督下,根据一系列硬性条件,比如风险控制能力、融资主体的信用程度等来衡量金融机构的发展。
市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及模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开放民间借贷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这样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实用的金融服务。
如此,企业的营商环境便有机会具备坚实有力的经济基础,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有责任且有必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改革,共同营造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及我国国情的营商氛围。
THE END